5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中國制造強國建設3個10年的“三步走”戰略。幾天后,工信部又對《中國制造2025》中有關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10年戰略目標進行了詳細解讀。
到202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僅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而且年銷量要達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那么,10年間中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應該怎樣發展?202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應該是什么樣?
本期記者為讀者解讀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10年戰略發展宏圖。
戰略目標——時間緊迫氣魄雄大
(一)純電動和插電混動
產銷量市場占有率雙提高: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
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到2020年,打造明星車型,進入全球銷量排名前10,新能源客車實現批量出口;到2025年,2家整車企業銷量進入世界前10。海外銷售占總銷量的10%。
配套能力明顯增強:到2020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市場占有率80%;到2025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系統實現批量出口。
逐步實現車輛信息化、智能化:到2020年,實現車-車、車-設施之間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實現區域試點。
(二)燃料電池汽車
關鍵材料、零部件逐步國產化:到2020年,實現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批量化生產的質量控制和保證能力;到2025年,實現高品質關鍵材料、零部件實現國產化和批量供應。
燃料電池堆和整車性能逐步提升:到2020年,燃料電池堆壽命達到5000小時,功率密度超過2.5千瓦/升,整車耐久性到達15萬公里,續駛里程500公里,加氫時間3分鐘,冷啟動溫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電池堆系統可靠性和經濟性大幅提高,和傳統汽車、電動汽車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批量生產和市場化推廣。
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20年,生產1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并進行示范運行;到2025年,制氫、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區域小規模運行。
(三)節能汽車
到2020年,乘用車(含新能源乘用車)新車整體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到2020年,商用車新車油耗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智能網聯汽車
到2020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領域——技術應用具體明確
(一)純電動和插電混動
研發一體化純電動平臺:開發高集成度的電動一體化底盤產品技術,高度集成電池系統、高效高集成電驅動總成、主動懸架系統、線控轉向/制動系統、集成控制系統,實現整車操縱穩定性、電池組安全防護、底盤系統的輕量化的研究應用。
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和增程式器發動機:開發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開展離合器、電機及變速箱集成開發、混合動力系統控制和集成技術開發。重點掌握新型結構發動機、高效高密度發電機的開發,研究高效發動機與發電機的集成的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增程器系統的自主開發和配套能力。
下一代鋰離子電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電驅動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建立和健全富鋰層氧化物正極材料/硅基合金體系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下一代鋰離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的產業鏈,并推動高功率密度、高效化、輕量化、小型化的驅動電機的研發。
基于大數據系統的智能化汽車產業鏈建設,突破車聯網應用、信息融合、車輛集成控制、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建立基于大數據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和生產配套體系,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突破環境感知與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信息支撐平臺與協同通信技術、智能決策及智能線控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的車輛集成技術、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技術等關鍵技術。
(二)燃料電池汽車
燃料電池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碳紙、膜電極組件、雙極板等關鍵材料批量生產能力建設和質量控制技術研究:開展高功率密度電堆用的低Pt催化劑、復合膜、擴散層(碳紙、碳布)、高性能及耐受性質子交換膜材料、高可靠性及低鉑擔量的膜電極(MEA)、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金屬雙極板的開發和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燃料電池堆系統可靠性提升和工程化水平的研究:提高催化劑及其載體的抗氧化能力,質子膜的機械和化學穩定性;改進燃料電池材料制備工藝和質量控制,提高電堆設計水平;驗證電堆運行壽命,解決車輛運行條件下的電堆均一性問題;結合車輛動態運行特征,對系統級運行與操作條件做匹配優化;實現系統級壽命驗證與參數表征,提高產品級壽命;提高系統零部件的可靠性,開展系統可靠性分析與設計改進。
汽車、備用電源、深海潛器等燃料電池通用化技術研究:開展燃料電池通用化技術研究,2020年,實現關鍵技術攻關,研發出新一代的金屬雙極板電堆,2025年,完成商業化產品全產業鏈的建設。
(責任編輯:admin)
深圳新能源汽車充電可免費停車兩小時!2016-12-28 15:58
|
中國自貿區允許外商獨資從事動力電池制造2016-07-20 15:30
|
關于電池目錄-你不能不知道的事兒!2016-05-19 14:10
|
打擊騙補!工信部強化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2016-03-14 08:53
|
三部委擬出新政促光伏業健康發展 2014年中國裝機領跑全球2015-04-17 08:37
|
中國制造2025融合“互聯網+” 國務院“點將”十大產業2015-03-27 08:39
|
特斯拉中國一年間云端墜落:“中國老板形同虛設”2015-03-12 08:52
|
2014年1-11月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2015-02-02 08:34
|
油價下跌三問中國:成品油消費稅三連調合法嗎?2015-01-13 09:49
|
中國新能源汽車糾結前行 目標遠大結果落差大2013-01-03 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