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以“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三屆廣州國際車展拉開帷幕,新能源汽車作為本屆車展參展車企關注的重點,迎來了多個新車型的發布,并在場館內設置了電動汽車專區展示位置。車展開幕當天,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群接受了新華汽車的專訪,就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問題及特來電未來發展規劃給出了詳細解答。
新能源利好政策不斷 惠及消費者便于推廣
今年10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備受關注。經測算,到2020年全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輛,其中電動公交車超過20萬輛,電動出租車超過30萬輛,電動環衛、物流等專用車超過20萬輛,電動公務與私人乘用車超過430萬輛。
崔群表示,這些利好政策的出臺,一方面能夠減輕產業內投資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減少終端消費者的經濟負擔。其實對我們來講,這種補貼政策,是說明國家推廣的一種信心和決心。對于我們來講,我覺得是個很好的機會。但并不是說我們看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收入,其實隨著國家的補貼政策出臺,我們也同樣會把相應的一些優惠讓給消費者,使充電更加便捷、價格更加便宜,這也是我們的重要出發點。
十三五戰略規劃下 發揮產品和運作優勢
同樣,在11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將“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作為未來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
據崔群預測,“十三五”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力度會更大,對我們來說機會就更多,其實已經走上充電樁發展這條路,而且也一定會堅持不懈地走下去,而且要把它做強做大。所以我們覺得有了政策的推動,會使我們這件事情做得更有意義,而且可能速度會更快一些。整個社會力量的調度也相對來說更積極一些。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對于特來電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對于特來電來講,現在也在積極為很多城市的規劃和發展的制訂建言獻策。我覺得很多城市對我們的一些意見還是比較認同的,再加上對我們的產品、對我們的想法還是比較認同的。其實打造讓客戶滿意、讓政府放心的充電網絡,這就是我們的戰略目標。所以我覺得在政策的配合上,對于我們來說是沒有問題,而且我們的產品也特別契合當前的發展,能夠在盡大可能的降低減少這種投資成本,我們在技術研發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
實施平臺聯合戰略 整合資源蓄勢待發
為了做好技術戰略準備,特來電已經發布了全新CMS主動柔性智能充電系統新產品,并在全國主要城市從資本層面進行戰略運作發展。
“我們的CMS充電系統已經逐漸投入使用。最近的南京充電站還有幾個近期要建設的充電站,包括武漢都準備采用新的技術了。因為這是在10月25號準備投建的站,都要采用新技術。同時,我們已經和全國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達成共識,充電設備能夠和全國所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進行匹配充電,兼容性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崔群表示。
同時,特來電也在積極和第三方企業進行有效合作,用開放的心態迎接未來發展。他指出,包括汽車租賃的平臺,包括物流車運營的平臺,這一些合作方都在對接。明年的戰略可能真的就是一個平臺聯合的戰略,會和很多相關的用車單位、用車的企業包括新能源汽車能夠應用的領域,搭建起來一個又一個融合的平臺。我們的平臺不僅能運營、充電,還有它實際的功能性運用。這也是我們明年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據崔群預測,今年特來電計劃在全國實現6萬個充電樁建設,從現在來看,預計到年底能夠完成。2016年實現的充電樁數量應該將十倍于今年的量。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