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張家港市經濟發展總體良好,呈現穩中有進發展態勢。鋰電新能源產業作為張家港市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目前已擁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科技型企業,打造了從功能添加劑、電解液到鋰離子電池、組件及電源管理系統的相對完整產業鏈,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聚。鋰電新能源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之一已初具規模,并在產業鏈條構建、技術創新體系、空間布局上取得一定突破。
2014年,張家港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00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完成工業總產值4960億元,其中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產值2048億元,占工業總產值41.3%,比2010年的21.8%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形成了冶金、紡織、機電、化工四大工業產業體系,分別占工業總產值的49.4%、14.36%、13.22%和11.52%。
2014年,張家港市20家鋰電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其中9家重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一批重點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例如國泰華榮的電解液產能位于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華盛精化工的電解液功能添加劑產能位于國內第一位,森田化工六氟磷酸鋰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25%,銀河鋰業較高穩定性和純度的碳酸鋰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鋰電產業鏈已逐步完善,形成了上游碳酸鋰、電解質鹽、電解液、功能添加劑,中游小型動力鋰電池、鋰電PACK及BMS、技術裝備,下游鋰電終端應用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通過產學研合作、建設研發載體、建立產業發展聯盟等手段,張家港市鋰電產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得到進一步提高。一是與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機制,依托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綜合學科優勢、產業技術研發實力和技術團隊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科研成果和學術影響,引進了華東鋰電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蘇州大學電化所等科研機構,加速先進成果在張家港市的產業化,服務于企業技術的需求,為張家港市鋰電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驅動力,其中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建的研究院成為中科院系統首家地方載體;二是建立了一批技術研究中心,國泰華榮、華盛精化工等龍頭企業紛紛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為企業的技術研發提供平臺和載體;三是成立了全市鋰電產業發展聯盟,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江蘇省鋰電先進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對于鋰電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張家港市鋰電產業鏈
預計到2017年,張家港市鋰電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年均增長60%,其中動力鋰電池材料實現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左右,占鋰電產業總產值的比重在30%左右;到2020年,張家港市鋰電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年均增長34%,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明顯提高,其中動力鋰電池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
張家港市招商局負責人對表示,未來幾年張家港市將尋求高端動力電池的重大突破,以“旗艦型”企業招引為主,集全市之力將生產要素和政策措施向鋰電產業重點項目傾斜。招引建設一批對全市鋰電產業拉動作用大、帶動作用強、掌握動力電池及其配套重點項目,并充分發揮大企業、大集團對于產業集聚的帶動作用招引上下游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以本地企業培育為輔,進一步扶持已有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對國泰華榮、華盛精化工、銀河鋰業、天鵬電源等企業的扶持力度,提升其在張家港市鋰電產業集群中的核心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依托產業鏈上游電解液和正負極材料等原材料優勢,在已有天鵬電源、德朗能和力天新能源等動力鋰電池企業的基礎上,鼓勵由電動工具電池、電動車電池向新能源汽車電池升級,重點推動天鵬電源二期項目等新項目產品向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方向發展,實現現有動力電池的產品升級,逐步發展面向無人機領域和高端裝備領域的動力電池,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張家港市兩小時經濟圈
其次是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依托華東鋰電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蘇州大學電化所等現有的科技創新基礎,以及國泰華榮、華盛精化工等企業自有或聯合建設的研發機構,設立全市公共R&D研究中心及龍頭企業R&D研究中心,對5-10年內鋰電產業的前瞻性技術、共性技術、基礎技術、交叉技術和行業長遠發展所需核心技術進行研究。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技術創新機制,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成果產業化成功的項目,從稅收、土地、設備、人才等各方面給予支持,以科技局為主做好針對鋰電產業知識產權申報、推廣、應用的服務工作,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知識產權集群。
以現有鋰電材料、動力電池企業為基礎,促進鋰電材料產業延伸發展,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依托張家港機械制造業優勢發展鋰電相關裝備產業,不斷提高產業附加值。目前,張家港及周邊50公里范圍內有50多家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產業上游原材料供應完備,周邊整車企業眾多,大中小型電動客車企業發展迅速,在鋰電原材料方面及鋰電應用方面,目前加緊推進銀河鋰業(江蘇)有限公司的年產17000噸碳酸鋰項目,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產10000噸電解液項目,森田化工(張家港)有限公司的年產15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張家港市華盛化學有限公司的年產1800噸功能添加劑項目,以及蘇州益茂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的年產2000輛電動汽車項目,牡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年產500輛電動汽車項目,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的年產1000輛電動汽車項目,目前已形成周邊兩小時經濟圈內的整車企業包括:上海大眾、通用汽車、上海華普、上海匯眾、上海汽車、浙江吉利、凱迪拉克、豐田汽車、南京金龍 、日本愛信、東風汽車、長安福特、路特斯、南京依維柯、菲亞特汽車、眾泰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開瑞汽車、長豐汽車、廣汽吉奧、江淮汽車等。
(責任編輯:admin)